鸞藏編輯成員簡介

相關檔案:

資料基礎與感謝:
從教授群的資料中認識代天宮:(感佩所有無償提供代天宮使用文獻的教授群)

1.代天宮宮誌(2005-2009年召集人林本源主委、各位常委、眾委員與筆者等共同協助國史館研究員賴俊雄編撰)。

2.蕭進銘教授2018年的「台灣鸞堂的神靈觀、宗教認同與信仰變遷----以基隆代天宮為核心的探討」一文。深刻探討代天宮鸞堂始末!

3.儒宗神教1937年楊明機(1899-1985)著〈儒門科範〉(三芝智成堂與台北贊修宮二鸞堂),兼見1997年王志宇〈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〉。
與1996年王見川〈台灣鸞堂的起源及其開展兼論儒宗神教的形成〉。
和1996年收入氏所著〈台灣的齋教與鸞堂〉,以上均是1996-1997年之間專家教授所著非常經典的鸞堂研究材料。

4.曾子良教授2022年的「碼頭工人的生活、休閒與信仰」一(基隆碼頭王標宗隊長的生平與宗教志業)。詳細探究代天宮武聖殿創建者王標宗住持的行誼。

5.張家麟教授就扶鸞展演觀摩大會(第一至第十屆)中2013至2023年所召集與著作的論文集數十篇。如第八屆的〈降筆、和溫抗疫〉等與在代天宮開設的「廟學講堂」系列講座可以說是讓代天宮信眾更深探宗教界知識的一股活泉!

6.李劉傳2021年真理大學碩士論文「台灣鸞堂的當代發展—以基隆代天宮之社教班為例」,更是貼著我們代天宮的生活寫出,且值得參考的大作。

目前扶鸞記事文章已到第54篇(2025/06/14)每一篇詳細記錄降示鸞文及注釋,末尾數十篇更是整首詩文做翻譯及加入意涵;期待更多人欣賞詩文之餘,也理解鸞堂降筆神尊「末世救劫」「飛鸞濟世」的殷殷期盼!

以詩明之~
青燈伴夜心沉潛,來世前生有注定,今生想問前因緣。霧霾雲積待神清。
法門開關由心啟,善惡存乎一念間,還原初衷善道處,揚清激濁終必成。
有心勤勉終有成,唯依意志如初堅,再再心田勤耕耘,經聲響徹雲霄間。
期待有任何指教,請不吝告知筆者,以使此代天宮扶鸞簡介更趨完整為禱。

再次感謝諸位教授、委員、信徒與沐恩鸞下各師兄姊的鼎力協助!
回上頁回頁首